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B2B资讯>什么是虚开?虚开增值税专用受票方有哪些处罚

什么是虚开?虚开增值税专用受票方有哪些处罚

2022-09-20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61 B2B商务网

核心提示:办法第二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虚开行为:(一)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二)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 (三)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虚开增值税专用 受

办法
第二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虚开行为:
(一)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

(二)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

(三)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


虚开增值税专用

受票方

不得抵扣
纳税人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
不得作为增值税合法有效的扣税凭证抵扣其进项税额。

有异议可以申请核实
纳税人对税务机关认定的异常凭证存有异议,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核实申请。
经税务机关核实,符合现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或出口退税相关规定的,纳税人可继续申报抵扣或者重新申报出口退税。

申报抵扣税款进行偷税的
一、受票方利用他人虚开的专用,向税务机关申报抵扣税款进行偷税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有关法规追缴税款,处以偷税数额五倍以下的罚款;
进项税金大于销项税金的,还应当调减其留抵的进项税额。
利用虚开的专用进行骗取出口退税的,应当依法追缴税款,处以骗税数额五倍以下的罚款。

从第三方取得、外地取得,按偷税处理
二、在货物交易中,购货方从销售方取得第三方开具的专用,或者从销货地以外的地区取得专用,向税务机关申报抵扣税款或者申请出口退税的,应当按偷税、骗取出口退税处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有关法规追缴税款,处以偷税、骗税数额五倍以下的罚款。

购货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所注明的销售方名称、印章与其进行实际交易的销售方不符的,即134号文件第二条规定的“购货方从销售方取得第三方开具的专用”的情况。

购货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为销售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以外地区的,即134号文件第二条规定的“从销货地以外的地区取得专用”的情况。

未申报抵扣、未申请出口退税,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三、纳税人以上述条、第二条所列的方式取得专用未申报抵扣税款,或者未申请出口退税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办法》及有关法规,按所取得专用的份数,分别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但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是虚开的专用,或者让他人为自己提供虚开的专用的,应当从重处罚。

构成犯罪,移送司法机关
四、利用虚开的专用进行偷税、骗税,构成犯罪的,税务机关依法进行追缴税款等行政处理,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善意取得不以偷税或者骗税论处
购货方与销售方存在真实的交易,销售方使用的是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专用,专用注明的销售方名称、印章、货物数量、 金额及税额等全部内容与实 际相符,且没有证据表明购货方知道销售方提供的专用是以非法手段获得的,对购货方不以偷税或者骗取出口退税论处。但应按有关规定不予抵扣进项税款或者不予出口退税;购货方已经抵扣的进项税款或者取得的出口退税,应依法追缴。

善意取得不加收滞纳金
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被依法追缴已抵扣税款的,不属干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情形不适用该条“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的规定。

企业所得税的扣除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其他外部凭证或者取得不合规、不合规其他外部凭证的,若支出真实且已实际发生,应当在当年度汇算清缴期结束前,要求对方补开、换开、其他外部凭证。补开、换开后的、其他外部凭证符合规定的,可以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第十四条:企业在补开、换开、其他外部凭证过程中,因对方注销、撤销、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非正常户等特殊原因无法补开、换开、其他外部凭证的,可凭以下资料证实支出真实性后,其支出允许税前扣除:
(一)无法补开、换开、其他外部凭证原因的证明资料(包括工商注销、机构撤销、列入非正常经营户、破产公告等证明资料);
(二)相关业务活动的合同或者协议:(三)采用非现金方式支付的付款凭证;
(四)货物运输的证明资料;
(五)货物入库、出库内部凭证;
(六)企业会计核算记录以及其他资料。
   

   广州市明勤财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998810310 (微信同号)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雷磁PHSJ-3F型实验室pH计
阅读下文 >> 新余市教育局副局长钟淑平一行莅临检查指导汽车专业技能大赛工作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b2b.kb2b.cn/news/show-17661.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B2B商务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c)2020-2120 B2B商务网| b2b.kb2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ICP备案号:蜀ICP备20003444号-2